確定自己想要為人母親及真正轉換身份的那一刻起,就與妞妞爸計劃著將來我們小孩不上安親班或學術補習班。雖然這個想法常常不受到身邊的朋友及同事的認可,飯糰媽還是傻傻地懷抱著一絲微弱的希望。我們並不期待養育出天才寶寶,可以不花父母吹灰之力,就有嚇人的學術成就,這不是對自己及寶貝們的期盼。我盼望我們的孩子有樂觀的處世態度、保有對身邊人事物的好奇、有思考及判斷對錯、律己及生活自理的能力。具備這些特點-- 將來即使父母不在身邊,他們也能自己處理生活的瑣事;縱使處在同儕的壓力中,他們也能有評斷當下處境、判別對錯並做出最適當的抉擇… I hope.
我認為學齡前的重點在生養,也就是提供溫飽與健康。在對很多事情都還懵懵懂懂的時候,其實無法給予嚴肅地教育。這個時期的生理培育大概就是讓他們用力地玩、盡情地跑、發展大肌肉;心理上給予安全感;常規訓練做簡單的玩具收拾。
小學開始,人際及學習開始變得複雜且廣,思考也漸漸增加較多面向,這時的生活教育仍然是重點,因此我們選擇在這個時期用大量的陪伴來進行生活的學習,父母親得要有一個人擔任這個陪伴的角色。然而,回歸家庭這件事,必須在執行之前釐清我們的具體期望為何,以及要用什麼方式去達成。
如果說要提出精確的目標,我們會列出這幾項在小學畢業前必須具備的生活能力:
1) 收拾自己的領域,最後擴及到公共的生活空間
(從收拾玩具做起,進展到收拾碗筷、打掃客廳廁所等)我認為學齡前的重點在生養,也就是提供溫飽與健康。在對很多事情都還懵懵懂懂的時候,其實無法給予嚴肅地教育。這個時期的生理培育大概就是讓他們用力地玩、盡情地跑、發展大肌肉;心理上給予安全感;常規訓練做簡單的玩具收拾。
小學開始,人際及學習開始變得複雜且廣,思考也漸漸增加較多面向,這時的生活教育仍然是重點,因此我們選擇在這個時期用大量的陪伴來進行生活的學習,父母親得要有一個人擔任這個陪伴的角色。然而,回歸家庭這件事,必須在執行之前釐清我們的具體期望為何,以及要用什麼方式去達成。
如果說要提出精確的目標,我們會列出這幾項在小學畢業前必須具備的生活能力:
2) 簡單的烹飪 (洗、切菜、洗米放電鍋、煮湯炒菜煎蛋…)
3) 清洗衣服 (懂的衣服分類、操作洗衣機、放洗衣精、晾乾摺疊收衣櫃)
4) 垃圾分類及清理不用的物品 (練習丟東西才能學到什麼是必需品,哪些是浪費及多餘)
當然,我們也思考過學齡前的小孩是否就不用好好教育,但單就投資報酬率來看,犧牲一個人的薪水所得到的教養結果與經濟的狀況相抵,所得結果可能不足以吸引我們去做如此的選擇。反之,我們認為學齡前多攢一點儲蓄當做小學時期回歸家庭的籌碼,應該能得到更大的效益。
花些時間,好好地就自己的個性、家庭狀況、理想等做了分析,心中有個譜,就能走的穩健坦然。縱使雜音很多,只要倆人有堅定的信心及生活不要出現太大的變數,我們相信結果應該不會悖離我們的計劃太遠才是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